新闻网讯 10月14日上午,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庞海芍一行赴我校调研并做客浮山讲堂第92期。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指导教师卢文丽、浮山书院《批判性思维》课程负责人兼修业导师宫振胜参与座谈。
卢文丽介绍了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及特色工作,双方就“书院建设的积极探索与有效尝试”、“书院制改革中的困境与解决路径”、“中国特色书院制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宫振胜分享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
座谈会后,庞海芍在浮山书院大音堂做题为“素质/通识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以国际视野梳理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美国着名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并联系中国国情,分析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本土实践经验,探讨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与路径。
互动环节,听讲同学踊跃发言,或以目前我国“少子化”现象为出发点,忧思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或基于自身成长经历,关切当下初高中教学衔接不足的现象,或提出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突破思维定式的问题。庞海芍逐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对同学们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度称许。宫振胜以《批判性思维》授课教师的切身经验,对思维定式与思维革新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解释并给出提升思维品质的专业性建议。
庞海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工程组织联合会(奥贵贰翱)工程教育委员会委员;高校教学发展联盟(颁贬贰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大学教师发展、教学与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20多项;出版《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理念与实践》等图书15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应邀作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高校教师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大学教师礼仪等专题报告数百场。